
传奇特工乔治·布莱克:从英国间谍到苏联英雄的一生
2020年12月26日,98岁的乔治·布莱克在莫斯科安详离世。俄罗斯总统普京第一时间向其亲友致哀,并高度评价他为维护战略平衡与全球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这位被俄罗斯尊为英雄的传奇人物,究竟有着怎样跌宕起伏的人生?
复杂的身世:三国血脉的混血儿
展开剩余82%1922年,荷兰鹿特丹诞生了一个身份特殊的孩子。母亲凯瑟琳是地道的荷兰人,父亲阿尔伯特·比哈尔则是个生于埃及的塞法迪犹太人——这个族群因15世纪被西班牙驱逐而流散世界各地。阿尔伯特年轻时移民英国并参军,一战期间因战功获颁大英帝国勋章。战后他移居荷兰成家,为表达对英王的忠诚,用乔治五世为儿子命名。
14岁丧父后,乔治被开罗的犹太富商亲戚收养。在埃及求学期间,他结识了表兄亨利·库利埃尔——这位活跃的共产主义者如同启蒙导师,在少年乔治心中播下了左翼思想的种子。二战爆发后,纳粹占领荷兰,17岁的乔治虽因混血身份短暂入狱后获释,但毅然加入地下抵抗组织,成为穿梭于枪林弹雨中的信使。
双面人生的开端
1943年,成功逃往英国的乔治全家团聚,母亲将姓氏改为更英式化的布莱克。精通多国语言的他很快被军情六处相中,1944年正式成为特工。战后他凭借流利德语参与审讯纳粹潜艇军官,又因表现优异被派往剑桥专修俄语,为冷战谍报工作铺路。
1948年,26岁的布莱克以英国驻汉城副领事身份开展对苏情报工作。朝鲜战争爆发改变了一切:被朝鲜人民军俘虏后,他目睹美军对平民区的无差别轰炸,残垣断壁间垂死的妇孺让他想起纳粹暴行。那些B-17轰炸机投弹时,连我们战俘营都在颤抖。晚年的回忆中,他仍对这段经历耿耿于怀。在战俘营研读马列著作后,他主动联系苏联克格勃前身MGB,完成了思想与阵营的双重转变。
史上最致命的双面间谍
1953年遣返英国后,这位战俘英雄反而更受重用。1955年调任西柏林期间,他表面负责策反苏联特工,实则借职务之便向莫斯科传递情报。最著名的是提前泄露了英美耗资600万美元的黄金行动——这条窃听苏军通讯的秘密隧道被故意放任使用一年后,苏联才偶然发现,只为保护布莱克的身份。
9年间,他导致军情六处40余名东欧线人暴露,整个情报网络几近瘫痪。具体数字记不清了,实在太多。他在BBC采访中轻描淡写地说道。若非1961年波兰情报官叛逃美国供出他,这个戴着金丝眼镜的完美绅士或许永远不会暴露。
好莱坞式的越狱传奇
被判42年重刑的布莱克,在伦敦苦艾丛监狱上演了现实版《肖申克的救赎》。三位狱友——爱尔兰工人肖恩·伯克和两位英国反战人士,用 smuggled对讲机策划了1966年的惊天逃亡。当狱警们沉浸在电影放映时,他砸碎窗户,攀爬绳梯翻越6米高墙,尽管摔断手腕仍成功脱身。藏身改装房车横渡英吉利海峡后,他们假扮作家采风,一路经比利时、西德,最终从检查站混入东德。
莫斯科的荣耀晚年
苏联为他颁发红旗勋章,以上校军衔退役后,布莱克始终住在克格勃安排的公寓。即便苏联解体,俄罗斯仍延续对他的尊崇:2007年普京亲自授予友谊勋章,2020年其铜像永久入驻情报总局大楼。晚年他仍坚持共产主义是人类的希望,其经历被改编为多部小说,希区柯克未完成的遗作《短夜》也以他为原型。
从荷兰抵抗战士到英国王牌特工,从苏联超级间谍到越狱传奇,乔治·布莱克用98年人生诠释了何为
发布于:天津市创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