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国际政坛上有件耐人寻味的事——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揣着“抗中换利”的算盘访美,本以为能从美国捞点实惠,结果不仅被特朗普当众“拆台”,还签下了赔本的贸易协议。
更关键的是,美国一边让菲律宾在南海继续充当“马前卒”,一边忙着跟中国示好,这波操作直接把马科斯架在火上烤。
而中国这边早已看清局势,在联合国正面硬刚、与东盟深化合作,一套组合拳下来,南海格局已悄然改变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一、美国“变脸”比翻书快,马科斯成弃子
马科斯访美前做足了“表演”——在南海频繁挑事、高调炒作美菲安全合作,把自己包装成美国在亚太的“忠实盟友”。他原以为这么卖力,至少能换来关税优惠,结果特朗普给他来了个“羞辱式让步”。
根据双方公布的结果,美国仅将对菲律宾的关税从20%降至19%,这1%的降幅甚至低于4月初17%的水平;反观菲律宾,却要对美国全面开放零关税市场。
展开剩余79%马科斯出发前还吹嘘要争取“比越南更优待遇”,如今连印尼的关税水平都没达到,堪称“赔本赚吆喝”。
更让他难堪的是特朗普的“补刀”。当马科斯大谈“南海主权”“联合抗中”时,特朗普突然插话:“我不介意他与中国相处融洽,我们和中国关系也很好。”这话直接戳破了马科斯的幻想——美国根本不想为他的挑衅“背书”。
美国的转变早有征兆。一方面,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安理会直击美国痛处:“美方未加入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,却充当‘公约法官’,在南海部署中程导弹、派舰机抵近侦察,才是真正的搅局者。”
另一方面,美国正筹备中美贸易谈判,特斯拉上海工厂扩建、中美农产品贸易创新高等实际利益,远比菲律宾的“表演”重要。在大国博弈里,马科斯终究只是随时可弃的棋子。
马科斯、特朗普(资料图)
二、马科斯连出昏招,内忧外患缠身
马科斯上台后的操作,几乎把菲律宾推向绝境——外交依附美国、对华盲目挑衅、内政自掘坟墓,如今已是内外交困。
对美妥协毫无底线。为换美国“口头支持”,他在南海频繁冒险:仁爱礁挑衅、引进美制武器、炒作台海议题。但美国只愿给“空头支票”——重申《美菲共同防御条约》却拒绝实质保护,甚至关税不降反升。这种“打一巴掌给颗糖”的套路,欧洲盟友早有领教,马科斯却视若珍宝。
对华政策代价惨重。他的错误对华政策让菲律宾付出沉重代价:中菲经贸受阻导致国内经济低迷,民众怨声载道。
更糟的是,东盟国家集体“不选边站”,中越开展联合训练、中国与东盟加速“南海行为准则”磋商,菲律宾的挑衅越来越孤立无援。
内政操作埋下祸根。马科斯此前以“编造理由”逮捕前总统杜特尔特,却低估了其影响力——杜特尔特在军政两界根基深厚,任内务实对华政策广受认可。
近期外媒称杜特尔特或已被释放,其女儿莎拉回应“知道情况但不回答”,暗示消息非空穴来风。若杜特尔特回归,菲律宾政坛或“一夜变天”。
更致命的是,马科斯亲姐姐伊梅正推动《杜特尔特法案》,若通过,他此前构陷杜特尔特的行为可能成为弹劾依据。
马科斯(资料图)
三、中国软硬兼施,掌握主动权
面对挑衅,中国既坚守原则又灵活施策,用实力和智慧重塑南海格局。
安理会正面硬刚。7月22日安理会辩论中,美国强行炒作南海议题并指责中国。傅聪当即要求二次发言,三连击驳斥:一是“南海仲裁”非法无效,中方“不接受、不承认”;二是美国未加入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却指手画脚,何其可笑;三是美军在南海部署进攻性武器、闯中国领海,才是地区稳定的破坏者。这番话让美国的虚伪暴露无遗。
深耕东盟合作。中国始终以“对话协商”处理南海分歧:与东盟开展海上救援演练、加速“南海行为准则”磋商、通过外交沟通获得多数东盟国家认可。王毅外长在东盟外长会议上的立场阐述获广泛支持,仅菲律宾孤立其中,其挑衅失去地区基础。
中国的策略清晰有效:对美国以事实戳破谎言,对周边以合作凝聚共识。如今东盟不愿选边站,美国不敢因菲律宾与中国翻脸,马科斯的“抗中牌”已彻底失灵。
莎拉(资料图)
四、局势已明,马科斯该醒醒了
当前格局下,马科斯若不调整策略,恐难收场。
美国已释放明确信号:中美关系优先,菲律宾需自行在南海挑事,却得不到实质支持。随着中美关系缓和,美国在南海或从“拱火”转为“做姿态”,菲律宾的“价值”将进一步贬值。
国内压力也在升级。民众对马科斯的不满持续发酵,抗议声浪高涨。若杜特尔特回归,凭借其民意基础和军政资源,可能直接动摇马科斯政权。而《杜特尔特法案》的推进,更让其面临弹劾风险。
对马科斯而言,两条路清晰可见:要么继续当美国“炮灰”,在南海玩火自焚;要么回归杜特尔特务实路线,修复对华关系。特朗普都能说“中美关系很好”,他再硬撑已毫无意义。
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生存,靠的是审时度势而非盲目依附。马科斯错把菲律宾利益当讨好美国的筹码,如今困局皆是咎由自取。而中国用行动证明:谁维护和平、谁制造麻烦,国际社会看得一清二楚。南海局势的天平,早已悄然倾斜。
发布于:江苏省创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